首页

坐脸原味

时间:2025-05-25 18:28:30 作者:【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浏览量:78719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发虎院士介绍,伦坡拉盆地超千米钻探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团队正在继续向下钻探,力争实现超千米深度。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刚)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媒体:中美谈军控,不仅仅要谈“核军控”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联合代表、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集会有助于日本民众对过去的侵略战争形成正确认识。日本政府对归还过去掠夺的文物表现消极,这表明其对侵略历史的反省仍不彻底。推动日本政府返还中国被掠夺的文物,有助于日本清算战争责任。

山东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让“绿色幸福”触手可及

昔日的荒谷僻壤,如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空气清新,环境幽静。走进三洲镇,沿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步道一路欣赏,小径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竞放,水面上新建成的观赏栈道蜿蜒曲折、美不胜收,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时可见候鸟飞过。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会谈:每一次交流都能够深化友谊 增进互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颁发首批录取通知书

该航线整船舱位1028TEU,为全球首艘改造全冷链集装箱船,改造期间突破了舱内通风、电容增加、碳排放控制等技术难点,可承接东莞、泰国往返干、冷货物。

吉林长春:民众体验中医药文化

“黄牛”倒票囤票,也挤占票源空间、扰乱市场秩序。近日,温女士与丈夫带着孩子到西安旅游,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计划中的重要一站。“在出发前就知道门票难约,连着3天都没有抢到。”温女士找到几家带旅游讲解服务的旅行社,“他们承诺有票,一个人就要四五百元,如果租用耳麦还需要额外掏钱。”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